皮肤银屑病的症状、成因与治疗

2025-08-11T16:56:44

银屑病的典型皮肤表现为覆有白色鳞屑的红色斑块,可伴有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最常累及头皮、肘膝、小腿、臀部等部位,也可以波及指(趾)甲。

银屑病的典型皮肤表现为覆有白色鳞屑的红色斑块,可伴有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最常累及头皮、肘膝、小腿、臀部等部位,也可以波及指(趾)甲。根据临床特征,银屑病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寻常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以及其他特殊类型银屑病。不同类型的银屑病症状有所差异,例如寻常型银屑病包括点滴状和斑块状,点滴状常见于青少年,表现为针头至指甲盖大小丘疹,上覆少许鳞屑;斑块状则为暗红色斑块或浸润性红斑,上覆白色、银白色鳞屑,可有蜡滴现象、薄膜现象、点状出血现象。脓疱型银屑病可分为泛发性和局限性,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发病前多数有寻常型银屑病病史,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突然泛发全身的无菌性脓疱,可伴有发热、关节肿胀疼痛等系统症状;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以掌跖脓疱病和连续性肢端皮炎为代表,分别表现为红斑基础上周期性发生簇集性无菌性小脓疱并逐渐干涸、脱屑,以及指趾末端开始的无菌性红斑、脓疱。红皮病型银屑病高发于中老年人群,表现为全身弥漫性红斑、浸润肿胀并伴有大量糠状鳞屑,皮损面积大于90%体表面积,可伴有瘙痒及全身症状。银屑病关节炎则常累及手足小关节,也可累及四肢大关节,少数可累及骶髂关节及脊柱,表现为肿胀、疼痛、晨僵及关节活动受限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畸形,甲改变也是其典型特征。

儿童牛皮癣.jpg

病因

目前皮肤科学界主流观点认为,银屑病与遗传、环境和免疫因素相关。约1/3的银屑病患者有家族遗传现象,即近亲属中有银屑病患者,但确切基因尚未完全确定,因此银屑病被归类为由多基因决定的复杂疾病。环境因素中,感染、外伤、精神紧张、抽烟酗酒等可能会诱发或加重银屑病,例如北方地区相对寒冷,银屑病的发生率就比较高。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IL-17)等细胞因子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起核心作用,但银屑病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不等同于免疫力低下。

治疗

银屑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紫外线光疗、传统系统治疗、生物制剂、小分子药物等。外用药包括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3衍生物、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等;紫外线光疗包括窄谱中波紫外线、308nm准分子激光等;传统系统治疗药物包括阿维A、甲氨蝶呤、环孢素等;生物制剂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IL-17抑制剂、IL-23抑制剂等;小分子药物包括4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Janus激酶抑制剂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分型、身体状况等因素,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例如,对于轻度银屑病患者,可能以外用药和光疗为主;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传统系统治疗药物或生物制剂等。近年来,新型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因精准靶向针对特定细胞因子或炎症通路,治疗效果更好、不良反应较小,为银屑病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且部分已被纳入医保,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生活注意事项

  • 皮肤护理:过度清洁和干燥会加重银屑病皮损和症状,洗浴时应注意避免水温过高、避免用力搓澡、避免过度清洗,温水短时间淋浴或泡澡均可,洗浴后轻柔擦干皮肤,全身外用保湿霜,外用药膏可在保湿霜后30分钟左右局部涂抹。

  • 生活习惯:尽量避免感冒发烧,尤其在春秋两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季节,少去人多、密集场所,必要时戴好口罩,如家人感冒注意适当隔离;尽量避免长期失眠/熬夜或精神紧张,注意劳逸结合、心情放松,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科医生支持;适当锻炼有助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控制病情,但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避免过劳和受伤;秋冬季节适当多晒太阳、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紫外线过敏者除外)。

  • 饮食管理:银屑病患者需要饮食管理,但绝不是盲目忌口。合并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的银屑病患者应该采取低盐低脂、限制热量的饮食策略。一般建议所有银屑病患者戒烟、限制饮酒,而鱼虾蟹牛羊肉等“发物”是否应该忌口需要根据自身病情来定,如果发现上述食物会加重病情,应该适当避免或减少此类食物摄入,反之则可以正常摄入,蔬菜、水果类食物通常不需要忌口。

  • 心理调节:银屑病患者常因疾病的外观和社会的误解而产生心理压力,如抑郁、焦虑等,患者应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必要时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同时也需要向周围人正确传递疾病信息,消除误解。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虽然目前还不能彻底除根,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生活管理,完全可以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网站地图   RSS   技术支持:松子SEO